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的停火协议刚刚持续了十天,中东局势便再次暗潮涌动。根据《联合早报》及其他媒体在7月4日的报道,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在一次军方高层会议上发布了重要指令:要求以色列国防军迅速制定出一个“确保伊朗不再对以色列构成威胁”的长期行动计划。这项指令的出台,标志着区域局势的再次紧张。
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领事司及我国驻伊朗和以色列的使领馆也发出了高规格的警告,提醒在两国的中国公民暂时停止前往,并建议已经在场的人员和机构尽快撤离或转移至安全区域。这一系列举措的背后,透露出中东局势似乎又到了一个“火药味弥漫”的关头。
以色列此次所计划的“先发制人防范伊朗威胁”策略,明确针对三个关键点进行部署。首先,以色列意图“掌控德黑兰的制空权”。通过常态化的侦察及精准的打击,以色列空军希望能够随时瘫痪伊朗首都的防空系统;其次,以色列希冀“完全打击伊朗核设施重建的能力”,或将仿效“崛起雄狮”行动,再度摧毁位于纳坦兹的核设施,以防止伊朗通过地下工厂恢复铀浓缩;最后,以色列还打算将对哈马斯和黎巴嫩真主党的打击模式复制到伊朗,实施“定期清剿”策略。通过“间歇性外科手术式打击”,让伊朗处于持续失血的状态,卡茨将其形容为“定期挫败威胁”。
展开剩余60%这一战略变动标志着以色列军方抛弃了短期威慑的思路,转而追求“系统性削弱伊朗战争潜力”的目标。如同以军总参谋部之前的警告所述:“根据预测,伊朗的导弹库存将在两年内增至8000枚,因此以色列必须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
从客观角度来看,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绝未平息。伊朗官方确认此次以色列的袭击导致900多名人员遇难,其中包括平民和革命卫队的精锐分子;而以色列方面只承认了几十人的伤亡,部分关键设施如海法的炼油厂也遭受了重创。与此同时,美国的态度似乎十分轻描淡写,特朗普称伊朗对美军卡塔尔基地的攻击“只是宣泄情绪”,这无疑激起了伊朗民间更加愤怒的情绪。
此外,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的新任指挥官也曾声言:“以色列杀害一人,就必将付出百倍的代价!”并且在近期,伊朗突然封锁了其西部地区的领空,此举引发了以色列的高度警觉。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美国舰队的两个航母战斗群预计会在阿拉伯海组建,携带十余艘宙斯盾舰,这对伊朗形成了强有力的军事威慑。美国清楚,以色列最害怕的正是长期的消耗战争,因为作为一个小国,它很难承受这种持续的压力。在伊朗的打击下,以色列的经济和基础设施遭受了重创,许多以色列民众甚至开始发起反战游行,表达对战争的抗议。
与靠近的以色列相比,伊朗在战略纵深和领土范围上具有绝对优势,尤其是其庞大的地下兵工厂与导弹设施使其具备了强大实力,并且对霍尔木兹海峡的封锁能力也在其掌控之中。一旦伊朗缓过劲来,以色列所面临的威胁只会愈发严峻,无论是美国还是以色列都渴望推翻伊朗政权,以换取自身的“持久安全”。大家都明白,不能低估以色列与美国的行动,必须警惕中东地区再次爆发新的冲突。
发布于:天津市米牛配资-配资平台查询-配资正规平台-配资炒股入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