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仗打到现在,不是谁打了谁一下、谁炸了谁一个点这么简单了。已经打到谁先认怂,就可能一夜跌进深渊。于是,特朗普跳出来开口:“伊朗,该无条件投降了。”语气不重,但话锋是真直。
很快,哈梅内伊不带拐弯地顶回去:“绝不认输。”
紧接着,以色列防长卡茨拿出一句“别忘了萨达姆的下场”,想用那张老照片吓唬伊朗。但说真的,谁现在还真信这种话术,得看看局面到底打到哪一步了。
第一件事:特朗普为什么这时候开口喊投降?
别真以为他是忽然热血上头。他喊这个,是因为他觉得差不多了。这几天,以色列把伊朗打了不少,突袭行动搞得德黑兰一片混乱,摩萨德还真在别国门口干掉了几个伊朗将领。按他想法,现在喊话,刚好趁着伊朗“火没压住”,看能不能逼对方低头。
但特朗普也不是内塔尼亚胡,他想的根本不是打到底,而是找个时机,能不流血就压住伊朗,让它乖乖就范,最好顺带捞点谈判筹码。喊“投降”这俩字,不是认真的,是试水。
但哈梅内伊显然不吃这套。你跟伊朗谈条件可以,但要它“无条件”趴下?那就是要它命。他很清楚,只要一认输,内部信任体系崩了,外部战略空间也塌了。他不是赌胜负,而是死扛这口气撑政权。
第二件事:卡茨提“萨达姆”,这不是威胁,是情绪泄露。
以色列现在是真的急了。他们前期战果再漂亮,也换不来一个安稳的结局。导弹拦得再准,无人机再怎么炸别人基地,问题是伊朗没趴下,而且还在回击。海法、特拉维夫接连传爆炸,民众开始往外逃,这时候你还说“我们控制伊朗上空”?那不是说给自己听的,是怕民心散了。
卡茨那句“别忘了萨达姆的下场”,更像是怕了。他自己都知道:你轰得了设施、杀得了将军,但真要推翻一个国家,不光要打人,还得填坑。以色列有这个能力吗?没有。他只能靠美国下场。
可偏偏现在,特朗普又在犹豫。所以卡茨这句,是喊给特朗普听的,压着他表态,逼他出兵。
第三件事:伊朗回手没喊口号,是动了真家伙。
从17日夜开始,伊朗不仅在嘴上硬,而且拿“法塔赫-1”高超音速导弹直接对以色列中部打了一轮。导弹打得准不准另说,关键是它真敢打。而且这还不是压箱底的玩意儿。据他们自己讲,那些“库存货”已经差不多清完了,接下来才是真正“动手术”的时候。
与此同时,他们还在反复发出“最后通牒”:让以色列人逃离城市。谁真信了这句话,谁就是下一轮袭击的活地图。这不是心理战,是实打实要把城市变战区的节奏。
以色列这边呢?反导系统再拦得住,也拦不住民众情绪的崩塌。特拉维夫市内地铁停运、救援队爆满、机场接连关闭——这叫“防得住”?这是“怕出乱子”。
问题到这就一个:美国要不要亲自上?
特朗普嘴上说得轻巧,“我也许会出手,也许不会”,这是典型的模糊战术。但大家都看得出来,美军已经把“尼米兹”号摆好了,“福特”号也停在地中海外侧,B-1B、F-22、加油机全在路上。你说不是准备参战,那这套阵仗,是准备看热闹的吗?
现在的问题不是能不能打赢,而是打赢了之后呢?你炸掉了德黑兰的核设施,然后呢?霍尔木兹真封了,油价上天;伊朗真把美军基地当靶子,美股还能稳?特朗普这时候最怕的,不是伊朗炸回去,而是选民炸锅。
他嘴上喊“投降”,手下人也在“做好准备”,但就是没人动第一枪。不是因为不想打,是因为这仗一打下去,没人知道怎么收场。
最后要说的就是这句:投降两个字,好喊,不好听。
特朗普现在喊得轻巧,但伊朗真认了,那就不是一场战争输了,而是整个国家的架构塌了。哈梅内伊这句“绝不认输”,不是逞强,是死撑,是他知道一旦低头,不只是政权垮了,可能还有整个中东什叶派网络都得跟着散。
以色列喊“别忘了萨达姆”,其实也是怕:怕自己干了一半的仗,结果让美国来背锅;怕伊朗不但没垮,反倒跟真主党一起反扑回来;怕民众看破这一切——原来打仗不一定赢,炸人家不一定就能打服。
结局会怎么样?说白了,得看特朗普有没有胆做那第一个按键的人。他真要一声令下,这仗就不是以伊了,是美伊,是整片中东的下一轮乱局。
投降,谁都可以喊。但真要有人跪下去,那可能就是又一个中东故事的开头,而不是结尾。
米牛配资-配资平台查询-配资正规平台-配资炒股入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